中文名(學名):橙口榧螺( Oliva miniacea )
描述 :
- 形態特徵:貝殼呈長筒子彈形,殼表十分光滑,貝殼顏色為橘黃色,有三條的黑褐色帶狀斑,且有橘紅色不規則的花紋。螺塔十分小,約有六層螺層,螺肩十分明顯。殼口狹小而細長,內面橘紅色,外唇的邊緣有一條白色的條紋,內唇的前端有六條左右的軸襞,無口蓋。
- 棲所環境:棲息於溫暖海域的淺海砂泥底,為晝伏夜出的肉食性貝類。白天時僅將水管伸出表面,其餘都埋起來,夜間才出來覓食,以小螃蟹、死魚等底棲動物及有機物為食,為淺海砂泥底有名的清道夫。低潮線下至淺海
題名 :
- 中文名(學名):橙口榧螺( Oliva miniacea )
- 中文俗名:紅口榧螺、枕頭螺、彈頭螺、鎖匙螺
- 英文俗名:Red-mouth Olive
主題 :
- 綱名:腹足綱(Gastropoda)
- 目名:新腹足目(Neogastropoda)
- 科名:榧螺科(Olividae)
- 屬名:榧螺屬(Oliva )
描述 :
- 形態特徵:貝殼呈長筒子彈形,殼表十分光滑,貝殼顏色為橘黃色,有三條的黑褐色帶狀斑,且有橘紅色不規則的花紋。螺塔十分小,約有六層螺層,螺肩十分明顯。殼口狹小而細長,內面橘紅色,外唇的邊緣有一條白色的條紋,內唇的前端有六條左右的軸襞,無口蓋。
- 棲所環境:棲息於溫暖海域的淺海砂泥底,為晝伏夜出的肉食性貝類。白天時僅將水管伸出表面,其餘都埋起來,夜間才出來覓食,以小螃蟹、死魚等底棲動物及有機物為食,為淺海砂泥底有名的清道夫。低潮線下至淺海
出版者 :
日期 :
資料類型 :
語言 :
關聯 :
範圍 :
- 台灣分佈: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,台灣北部,台北縣淡水鎮,南沙太平島,蘭嶼,花蓮海岸,屏東縣恆春半島,屏東縣東港,宜蘭縣蘇澳,高雄,小琉球,澎湖
管理權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