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油夷鮫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延長,前部稍粗大。頭寬扁,尾狹長。吻中長,前緣寬圓。眼大,橢圓形,無瞬膜。鼻孔中大,近於吻端。口裂寬,弧形;下唇褶發達。兩頜齒異形;上頜無正中齒,每側6-8個,內側具大齒頭1個,外側具1-3小齒頭;下頜正中具一齒,中央齒頭無,兩側齒頭3,每側6齒,具5-6小齒頭。鰓孔7個。背鰭一個,小而後位,起點與腹鰭後端上方,後緣凹入,上角鈍圓,下角尖突;胸鰭寬大,鐮刀狀,後緣凹入,外角鈍尖,內角鈍圓;尾鰭狹長,尾椎軸稍翹,上葉見於尾端,下葉前部具顯著三角形突出,中、後部間具缺刻。體背側灰褐色,散佈許多不規則黑點;腹部、腹鰭及臀鰭淺褐色。
- 棲所生態:棲息於大陸棚或島嶼棚的近、外海底棲大型鯊類,一般棲息深度在80公尺附近,但最深可達570公尺,常出現在淺水域或內灣。主要以其它小型鮫類、小型硬骨魚類、甲殼類及烏賊等為食。卵胎生,一胎可產下約82尾幼鯊,剛出生之幼鯊體長可達45-53公分。
- 地理分佈:廣泛分佈於除了北大西洋及地中海外之世界各溫帶及熱帶海域。台灣北部海域曾發現。
- 漁業利用:主要以底拖網、流刺網及鏢旗魚法捕獲,經濟價值高。肉質佳,魚肉紅燒或加工成各種肉製品;鰭可做魚翅;皮厚可加工成皮革;肝可加工製成魚肝油;剩餘物製成魚粉。
題名 :
- 中文名:油夷鮫
- 學名:Notorynchus cepedianus
- 台灣俗名:七鰓沙
- 大陸名:扁頭哈那鯊
著作者 :
主題 :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延長,前部稍粗大。頭寬扁,尾狹長。吻中長,前緣寬圓。眼大,橢圓形,無瞬膜。鼻孔中大,近於吻端。口裂寬,弧形;下唇褶發達。兩頜齒異形;上頜無正中齒,每側6-8個,內側具大齒頭1個,外側具1-3小齒頭;下頜正中具一齒,中央齒頭無,兩側齒頭3,每側6齒,具5-6小齒頭。鰓孔7個。背鰭一個,小而後位,起點與腹鰭後端上方,後緣凹入,上角鈍圓,下角尖突;胸鰭寬大,鐮刀狀,後緣凹入,外角鈍尖,內角鈍圓;尾鰭狹長,尾椎軸稍翹,上葉見於尾端,下葉前部具顯著三角形突出,中、後部間具缺刻。體背側灰褐色,散佈許多不規則黑點;腹部、腹鰭及臀鰭淺褐色。
- 棲所生態:棲息於大陸棚或島嶼棚的近、外海底棲大型鯊類,一般棲息深度在80公尺附近,但最深可達570公尺,常出現在淺水域或內灣。主要以其它小型鮫類、小型硬骨魚類、甲殼類及烏賊等為食。卵胎生,一胎可產下約82尾幼鯊,剛出生之幼鯊體長可達45-53公分。
- 地理分佈:廣泛分佈於除了北大西洋及地中海外之世界各溫帶及熱帶海域。台灣北部海域曾發現。
- 漁業利用:主要以底拖網、流刺網及鏢旗魚法捕獲,經濟價值高。肉質佳,魚肉紅燒或加工成各種肉製品;鰭可做魚翅;皮厚可加工成皮革;肝可加工製成魚肝油;剩餘物製成魚粉。
出版者 :
日期 :
資料類型 :
資料識別 :
- 全球唯一識別碼:urn:lsid:fishdb.sinica.edu.tw:catalogue:029_004
來源 :
- 台灣魚類資料庫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-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語言 :
關聯 :
-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中國動物誌-圓口綱及軟骨魚綱(朱等, 2001);FAO Species Catalogue, Vol.4 Sharks of the world
管理權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