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大口短體蛇鰻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延長而呈圓柱狀,尾長為全長(TL)之 51-58%;頭長為全長(TL) 之11-14%。背鰭起點遠在胸鰭之後。上下頜具有相當多的唇鬚。全身表皮形成許多細小之皺摺。胸鰭不特別延長,頭長約為其5-6.3倍。下頜延伸超過上頜。鼻長中等,吻長為其3.2倍。當上下頜閉合時無法見到上頜齒。頭部感覺孔不明顯,頸項部感覺神經結不易見。鼻孔為短管狀,位於上頜前端,前後開孔緊靠在一起。眼部位於上頜前40%處。頭部頂端及兩眼間平坦,背視時頭部兩側輪廓平順,不向內凹。牙齒呈錐狀,上頜齒前方具4游離齒;鋤骨齒前方一列具4-5較大牙齒,其後方一列具5顆較小之牙齒;下頜齒少,相當稀疏。脊椎骨數135-140。體呈灰白色至黃褐色,背側面有不規則的雲狀深色斑點;口腔內部為黑色;各鰭色黑。
- 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靠近珊瑚礁區的沙泥地,深度ㄧ般在1-10公尺深處,最深被發現於38公尺處。平時將身體隱於沙泥中僅露出頭部。以小型魚類及甲殼類為食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印度-西太平洋區,西起紅海、東非,北到日本、台灣,南至新幾內亞、印尼與澳洲等。台灣分佈於西南部、東北部及東部等海域。
- 漁業利用:罕見蛇鰻類。
題名 :
- 中文名:大口短體蛇鰻
- 學名:Brachysomophis cirrocheilos
- 台灣俗名:鰻、硬骨篡
- 大陸名:鬚唇短體鰻
著作者 :
主題 :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延長而呈圓柱狀,尾長為全長(TL)之 51-58%;頭長為全長(TL) 之11-14%。背鰭起點遠在胸鰭之後。上下頜具有相當多的唇鬚。全身表皮形成許多細小之皺摺。胸鰭不特別延長,頭長約為其5-6.3倍。下頜延伸超過上頜。鼻長中等,吻長為其3.2倍。當上下頜閉合時無法見到上頜齒。頭部感覺孔不明顯,頸項部感覺神經結不易見。鼻孔為短管狀,位於上頜前端,前後開孔緊靠在一起。眼部位於上頜前40%處。頭部頂端及兩眼間平坦,背視時頭部兩側輪廓平順,不向內凹。牙齒呈錐狀,上頜齒前方具4游離齒;鋤骨齒前方一列具4-5較大牙齒,其後方一列具5顆較小之牙齒;下頜齒少,相當稀疏。脊椎骨數135-140。體呈灰白色至黃褐色,背側面有不規則的雲狀深色斑點;口腔內部為黑色;各鰭色黑。
- 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靠近珊瑚礁區的沙泥地,深度ㄧ般在1-10公尺深處,最深被發現於38公尺處。平時將身體隱於沙泥中僅露出頭部。以小型魚類及甲殼類為食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印度-西太平洋區,西起紅海、東非,北到日本、台灣,南至新幾內亞、印尼與澳洲等。台灣分佈於西南部、東北部及東部等海域。
- 漁業利用:罕見蛇鰻類。
出版者 :
日期 :
資料類型 :
資料識別 :
- 全球唯一識別碼:urn:lsid:fishdb.sinica.edu.tw:catalogue:075_002
來源 :
- 台灣魚類資料庫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-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語言 :
關聯 :
-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Fishbase(2008);McCosker, J.E. and J.E. Randall, 2001. Revision of the snake-eel genus Brachysomophis (Anguilliformes: Ophichthidae), with description of two new species and comments on the species of Mystriophis. Indo-Pacific Fishes (33):1
管理權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