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品瀏覽

中文名:鰣

描述 :

  • 型態特徵:體呈長卵圓形,側扁;腹部有稜鱗,16-17+14個。頭部頂骨緣窄,頂緣無細紋。吻等於成大於眼徑。眼側位;脂性眼臉發達。口小,端位;上下頜約等長;前上頜骨中間具顯著缺刻;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中部下方;無齒。鰓蓋骨光滑。體被圓鱗,後緣無細孔;背鰭和臀鰭基部之鱗鞘低;腹鰭基部具腋鱗;尾鰭具細鱗。背鰭位於體中部前方,末端軟條不延長如絲,具軟條17-18;臀鰭位於體之後半部,具軟條18-20;腹鰭軟條8;尾鰭深叉。體背部青綠色,體側下方和腹部銀白色;幼魚期體側具斑點,成魚時消失。背、尾鰭具灰黑色緣。
  • 棲所生態:沿近海中上層洄游性中小型魚類,有時會進入河口域、半淡鹼水之河川下游、內灣或潟湖區,成魚後進入淡水河川或湖泊產卵。群游性。以浮游生物為食。
  • 地理分佈:分佈於中國沿海至南中國海。台灣澎湖曾有記錄。
  • 漁業利用:本種魚產量並不大,常混於流刺網漁獲中,可生鮮、乾製或醃漬出售。主要漁法為流刺網和圍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