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品瀏覽

中文名:仙女魚

描述 :

  • 型態特徵:體呈長形,稍側扁;背部輪廓略隆起。吻短,略等於或短於眼徑。眼大,突出於頭背部。口略能伸縮;下頜較上頜突出,上頜骨延伸到眼中部下方。上下頜齒小,為圓錐狀;鋤骨及顎骨均具齒。鰓耙數4-7 + 14-16= 18-23。頭部及體皆被中等櫛鱗;側線鱗數40-46。單一背鰭,起點於體之前部,具15-17軟條,雄魚軟條不延長,雌魚亦不延長,後方具脂鰭;腹鰭喉位,具9 軟條;臀鰭具9-10軟條;胸鰭側側位;尾鰭叉形;尾柄具棘狀鱗。體呈淡粉紅色,體側上半部具不規則之褐色斑駁,下半部則為橘色。各鰭淡色,背鰭、腹鰭及尾鰭具橘色斑紋或斑點;臀鰭具黃色縱斑。雌魚背鰭前部另具許多暗色小點。
  • 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近岸砂泥底或岩石底之大陸棚區至大陸棚緣之深水域,為中小型底棲魚類。棲息深度約在85-330公尺間。主要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。
  • 地理分佈:分佈於西太平洋區,包括台灣、日本及菲律賓等海域。台灣分佈於南部、西部、北部及東北部海域。
  • 漁業利用:一般以底拖網捕獲,產量較少,不具食用經濟價值,通常做為下雜魚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