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草鰺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呈橢圓形,高而甚側扁;體長為體高之2.1-2.2倍。頭小。吻短。眼中大。口小,端位;上下頜可伸縮,均無齒。鰓被架6。體被小圓鱗,易脫落;側線明顯。背鰭及臀鰭高且長,似帆狀,兩者之基部俱鱗鞘,背鰭具II棘,33-34軟條,臀鰭I棘,24-25軟條;腹鰭無棘, 8-9軟條; 尾鰭分叉。脊椎骨數(腹部16,尾部17-18) 。鰾發達,末端分叉且延伸到肛門之後。體側及尾柄共有8條深綠色縱帶。背、臀及腹鰭黃綠色至深綠色,膜上具深色紋;胸及尾鰭黃色。
- 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大陸棚斜坡砂泥底質水域,棲息深度約在20-110公尺間。生態習性不甚清楚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印度-西太平洋區,西起馬達加斯加,北至日本,南至澳洲。台灣分佈於西南部及東北部海域。
- 漁業利用:罕見魚種,可食用。
題名 :
- 中文名:草鰺
- 學名:Velifer hypselopterus
- 台灣俗名:草鰺
- 大陸名:旗月魚
著作者 :
主題 :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呈橢圓形,高而甚側扁;體長為體高之2.1-2.2倍。頭小。吻短。眼中大。口小,端位;上下頜可伸縮,均無齒。鰓被架6。體被小圓鱗,易脫落;側線明顯。背鰭及臀鰭高且長,似帆狀,兩者之基部俱鱗鞘,背鰭具II棘,33-34軟條,臀鰭I棘,24-25軟條;腹鰭無棘, 8-9軟條; 尾鰭分叉。脊椎骨數(腹部16,尾部17-18) 。鰾發達,末端分叉且延伸到肛門之後。體側及尾柄共有8條深綠色縱帶。背、臀及腹鰭黃綠色至深綠色,膜上具深色紋;胸及尾鰭黃色。
- 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大陸棚斜坡砂泥底質水域,棲息深度約在20-110公尺間。生態習性不甚清楚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印度-西太平洋區,西起馬達加斯加,北至日本,南至澳洲。台灣分佈於西南部及東北部海域。
- 漁業利用:罕見魚種,可食用。
出版者 :
日期 :
資料類型 :
資料識別 :
- 全球唯一識別碼:urn:lsid:fishdb.sinica.edu.tw:catalogue:187_001
來源 :
- 台灣魚類資料庫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-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語言 :
關聯 :
-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福建魚類誌(朱等, 1985);Fishes of Japan(Nakabo, 2002)
管理權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