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窄吻腔吻鱈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延長而側扁,尾長如帶,愈往後愈尖細。吻部長,約佔40~46%頭長。鼻骨前側邊緣完全被骨支托。頤鬚長,大於1/2眼徑。眼徑大,約佔頭長16~18%。口裂大,上頜骨可突出。鰓膜游離處高且窄;胸鰭長,末端越過臀鰭起點。頭部腹面裸出;鼻窩被鱗;體表鱗片大,覆有5-8行棘刺;發光器短,長度不超過腹鰭基部,有一暗色條紋延伸至兩腹鰭基部間;肛門與臀鰭起點有一短距。體色深棕色;腹鰭、臀鰭與第一背鰭頂端黑色。
- 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400-600公尺深泥砂底質、水溫5-7℃的水域。深海底棲性魚類,以小型之多毛類、甲殼類及明蝦為主食。
- 地理分佈:目前僅發現於台灣東北部及西南部海域。
- 漁業利用:個體較大型,體長可達85公分,軀幹部份可食。小型個體則作為下雜魚。
題名 :
- 中文名:窄吻腔吻鱈
- 學名:Caelorinchus leptorhinus
- 台灣俗名:鱈魚
- 大陸名:窄吻腔吻鱈
著作者 :
- 命名者:Chiou,Iwamoto & Shao, 2002
主題 :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延長而側扁,尾長如帶,愈往後愈尖細。吻部長,約佔40~46%頭長。鼻骨前側邊緣完全被骨支托。頤鬚長,大於1/2眼徑。眼徑大,約佔頭長16~18%。口裂大,上頜骨可突出。鰓膜游離處高且窄;胸鰭長,末端越過臀鰭起點。頭部腹面裸出;鼻窩被鱗;體表鱗片大,覆有5-8行棘刺;發光器短,長度不超過腹鰭基部,有一暗色條紋延伸至兩腹鰭基部間;肛門與臀鰭起點有一短距。體色深棕色;腹鰭、臀鰭與第一背鰭頂端黑色。
- 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400-600公尺深泥砂底質、水溫5-7℃的水域。深海底棲性魚類,以小型之多毛類、甲殼類及明蝦為主食。
- 地理分佈:目前僅發現於台灣東北部及西南部海域。
- 漁業利用:個體較大型,體長可達85公分,軀幹部份可食。小型個體則作為下雜魚。
出版者 :
日期 :
資料類型 :
資料識別 :
- 全球唯一識別碼:urn:lsid:fishdb.sinica.edu.tw:catalogue:205_014
來源 :
- 台灣魚類資料庫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-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語言 :
關聯 :
管理權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