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環紋海蝠魚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盤呈三角形,甚平扁。吻尖而突出,具強吻棘。口小,前位;上下頜及舌上具絨毛狀齒,顎骨具齒。下鰓蓋骨棘突出,末端具小棘,其中有一為前向棘。背面密被顆粒狀骨質突起;腹面光滑,僅在腹鰭間及其前方,散具顆粒狀骨質小突起,亦無細棘;體盤及尾部邊緣則具的分叉棘。背鰭兩個,第一背鰭特化呈吻觸手,藏於吻部凹槽內;第二背鰭位於尾部,具軟條4-6;臀鰭位於肛門及尾鰭基部中央,具軟條4,後端不及尾鰭;胸鰭中長,水平伸展;尾鰭略呈截形。體背一致為黃褐色,背側中央左右各具1-6個黑色環形斑,腹面白色。
- 棲所生態:深海底層魚類,已知棲息深度在90-590公尺左右。平常潛伏於砂泥底質底部,用發達的胸鰭及腹鰭匍匐爬行於海底。常擺動吻觸手誘食小生物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西太平洋區,包括日本、台灣及菲律賓等海域。台灣發現於東北部、南部及東沙海域。
- 漁業利用:魚體小型,除學術研究外,不具食用價值。一般以下雜魚處理之。
題名 :
- 中文名:環紋海蝠魚
- 學名:Malthopsis annulifera
- 台灣俗名:棘茄魚
- 大陸名:環紋海蝠魚
著作者 :
主題 :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盤呈三角形,甚平扁。吻尖而突出,具強吻棘。口小,前位;上下頜及舌上具絨毛狀齒,顎骨具齒。下鰓蓋骨棘突出,末端具小棘,其中有一為前向棘。背面密被顆粒狀骨質突起;腹面光滑,僅在腹鰭間及其前方,散具顆粒狀骨質小突起,亦無細棘;體盤及尾部邊緣則具的分叉棘。背鰭兩個,第一背鰭特化呈吻觸手,藏於吻部凹槽內;第二背鰭位於尾部,具軟條4-6;臀鰭位於肛門及尾鰭基部中央,具軟條4,後端不及尾鰭;胸鰭中長,水平伸展;尾鰭略呈截形。體背一致為黃褐色,背側中央左右各具1-6個黑色環形斑,腹面白色。
- 棲所生態:深海底層魚類,已知棲息深度在90-590公尺左右。平常潛伏於砂泥底質底部,用發達的胸鰭及腹鰭匍匐爬行於海底。常擺動吻觸手誘食小生物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西太平洋區,包括日本、台灣及菲律賓等海域。台灣發現於東北部、南部及東沙海域。
- 漁業利用:魚體小型,除學術研究外,不具食用價值。一般以下雜魚處理之。
出版者 :
日期 :
資料類型 :
資料識別 :
- 全球唯一識別碼:urn:lsid:fishdb.sinica.edu.tw:catalogue:220_006
來源 :
- 台灣魚類資料庫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-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語言 :
關聯 :
-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Fishes of Japan(Nakabo, 2002);中國動物誌-鮟鱇目(蘇等, 2002)
管理權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