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三斑海馬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頭部與軀幹部幾成直角,無鱗,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;頂冠非常低,具5個結節及較低之粗糙稜脊;體部各稜脊無棘狀突起。吻部略短,約頭長的0.42-0.52倍。骨環11+ 38-43;鰭條數18-22;胸鰭鰭條數16-19。體色多樣,包括金橘色、土黃色、深褐色或全黑色等等;在第1、第4及第7體環的背側通常各具一黑斑,但常消失不見;有些體側則具有褐色及白色相間之斑馬紋。
- 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具海藻床的礁石區,棲息深度可達100公尺,以小型浮游動物為食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印度-太平洋海域,西起印度,東至夏威夷群島、大溪地,北至日本,南至澳洲等附近海域。臺灣北部、西部、南部、東北部、澎湖及小琉球等附近巖礁海域皆可見。
- 漁業利用:小型魚類,偶為潛水或網具捕獲,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,不具食用價值,但被做成中藥之藥材。
題名 :
- 中文名:三斑海馬
- 學名:Hippocampus trimaculatus
- 台灣俗名:海馬
- 大陸名:三斑海馬
著作者 :
主題 :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頭部與軀幹部幾成直角,無鱗,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;頂冠非常低,具5個結節及較低之粗糙稜脊;體部各稜脊無棘狀突起。吻部略短,約頭長的0.42-0.52倍。骨環11+ 38-43;鰭條數18-22;胸鰭鰭條數16-19。體色多樣,包括金橘色、土黃色、深褐色或全黑色等等;在第1、第4及第7體環的背側通常各具一黑斑,但常消失不見;有些體側則具有褐色及白色相間之斑馬紋。
- 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具海藻床的礁石區,棲息深度可達100公尺,以小型浮游動物為食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印度-太平洋海域,西起印度,東至夏威夷群島、大溪地,北至日本,南至澳洲等附近海域。臺灣北部、西部、南部、東北部、澎湖及小琉球等附近巖礁海域皆可見。
- 漁業利用:小型魚類,偶為潛水或網具捕獲,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,不具食用價值,但被做成中藥之藥材。
出版者 :
日期 :
資料類型 :
資料識別 :
- 全球唯一識別碼:urn:lsid:fishdb.sinica.edu.tw:catalogue:281_019
來源 :
- 台灣魚類資料庫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-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語言 :
關聯 :
-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Fishes of Japan(Nakabo, 2002);Fishbase(2005);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, Vol.4(FAO,1999)
管理權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