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稜鬚蓑鮋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延長,側扁。頭中大,頭背棘稜低弱。眶前骨具3棘,棘較長。口大,端位。顎骨具細齒。下頜有3長鬚。體被細鱗。背鰭連續,有淺的缺刻,硬棘部的基底長於軟條部的基底,具硬棘 XIV-XV,軟條 8-10;臀鰭基底稍長於背鰭軟條部的基底,具硬棘 III,軟條7-8;胸鰭尖長,末端延伸至臀鰭基底後;其下方具一遊離鰭,具鰭條11-12;腹鰭胸位;尾鰭圓形。體側上部灰藍色,下部淡色。背鰭硬棘部具一大於眼徑的黑斑;各鰭淡白,散在暗色斑駁。
- 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的軟質底部。潛水者在適當的棲息地能偶然遇見他們,尤其是在晚上。白天期間,會埋藏身體於沙中,僅僅暴露眼部。 當被驚擾時,會展開長長的胸鰭,利用其上明亮的顏色來制止掠食者。 捕食時會使用它的鰭把獵物驅趕至一角,並且利用下頜敏感的觸鬚來探察埋藏在底部的獵物,主要以甲殼類動物為食。背鰭鰭棘下具毒腺,是海中危險生物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印度-西太平洋區,西起紅海與波斯灣,南至南非的納塔爾,東至印度與菲律賓,北至台灣與日本,南至澳洲南部。臺灣的西、南、北部及各離島均有分佈。
- 漁業利用:中小型魚類,除學術研究外,不具經濟價值。
題名 :
- 中文名:稜鬚蓑鮋
- 學名:Apistus carinatus
- 台灣俗名:獅子魚、國公、白虎、鬚蓑鮋
- 大陸名:稜鬚蓑鮋
著作者 :
- 命名者:(Bloch & Schneider, 1801)
主題 :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延長,側扁。頭中大,頭背棘稜低弱。眶前骨具3棘,棘較長。口大,端位。顎骨具細齒。下頜有3長鬚。體被細鱗。背鰭連續,有淺的缺刻,硬棘部的基底長於軟條部的基底,具硬棘 XIV-XV,軟條 8-10;臀鰭基底稍長於背鰭軟條部的基底,具硬棘 III,軟條7-8;胸鰭尖長,末端延伸至臀鰭基底後;其下方具一遊離鰭,具鰭條11-12;腹鰭胸位;尾鰭圓形。體側上部灰藍色,下部淡色。背鰭硬棘部具一大於眼徑的黑斑;各鰭淡白,散在暗色斑駁。
- 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的軟質底部。潛水者在適當的棲息地能偶然遇見他們,尤其是在晚上。白天期間,會埋藏身體於沙中,僅僅暴露眼部。 當被驚擾時,會展開長長的胸鰭,利用其上明亮的顏色來制止掠食者。 捕食時會使用它的鰭把獵物驅趕至一角,並且利用下頜敏感的觸鬚來探察埋藏在底部的獵物,主要以甲殼類動物為食。背鰭鰭棘下具毒腺,是海中危險生物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印度-西太平洋區,西起紅海與波斯灣,南至南非的納塔爾,東至印度與菲律賓,北至台灣與日本,南至澳洲南部。臺灣的西、南、北部及各離島均有分佈。
- 漁業利用:中小型魚類,除學術研究外,不具經濟價值。
出版者 :
日期 :
資料類型 :
資料識別 :
- 全球唯一識別碼:urn:lsid:fishdb.sinica.edu.tw:catalogue:291_003
來源 :
- 台灣魚類資料庫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-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語言 :
關聯 :
-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Fishes of Japan(Nakabo, 2002);Fishbase(2008);Poss, S.G. and K.V. Rama Rao, 1984. Scorpaenidae. In W. Fischer and G. Bianchi (eds.) FAO species identification sheets for fishery purposes. Western Indian Ocean (Fishing Area 51). Vol. 4. FAO,
管理權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