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品瀏覽

中文名:郎氏針鯒

描述 :

  • 型態特徵:體延長,頭部與軀幹前部都極為扁平,愈往尾部則愈狹小。具兩對鼻孔。眼大,位於上側位。上下頜、鋤骨及口蓋骨具細齒;上下頜等長。鰓膜與喉峽部連合。體無鱗,頭及軀幹的背面及上半部均被骨板,其上具硬棘;側線完全,側線各盾板上具二強棘。下頜腹側具棘。D1. VI,D2. 15;A. 16-18;P. (12-13)+(3-4);L.l. 27-28;GR. 10-14。體長為頭長的3.0-3.7倍;頭長為吻長的2.7-3.9倍、眼徑長的3.9-5.3倍、兩眼間距的14-26倍。背鰭的第I棘長短因性別不同而有差異;成熟的雄魚第二背鰭的第四至第八軟條延長呈絲狀;胸鰭短,無絲狀鰭條,其游離鰭的長度不達胸鰭末端。第一背鰭後部有黑斑,胸鰭及尾鰭亦有黑色斑點,身體有四條不明顯的橫條。
  • 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砂泥底之水域。深海底棲性,生態習性不詳。
  • 地理分佈:分佈於西北太平洋區,包括台灣、日本、東海。台灣分佈於北部、東北部、南部、西部、西南部及小琉球海域等。
  • 漁業利用:深海底棲性小魚,無食用價值,一般充作下雜魚、魚粉等用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