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品瀏覽

中文名:六線黑鱸

描述 :

  • 型態特徵:體長橢圓形,側扁,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.3-2.8倍。頭背部微凸;眶間區微凹。眼大,約等於吻長。口大;上下頜具細齒。前鰓蓋骨後緣具3短棘,鰓蓋骨後緣亦具3扁棘。頤部有一皮質小突起。體被細小圓鱗;側線鱗孔數60-70,側線鱗列數82-88。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,具缺刻,具硬棘VII,軟條13-14;臀鰭硬棘II枚,軟條9;腹鰭腹位,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;胸鰭圓形,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;尾鰭圓形。成魚體黑褐色,體側有6-8條黃色縱帶,頭部亦有些不規則的黃斑或蠕紋。幼魚體側縱帶較少,但隨魚體成長而逐漸增加;背鰭硬棘部橘紅色,成長後消失。
  • 棲所生態:喜獨居於礁石底部之孔穴內,晝伏夜出,棲息深度廣,但以2-5公尺靠岸的水域最多,偶在潮池亦可採獲。屬肉食性,以魚類為食。
  • 地理分佈:分佈於印度-太平洋區,西起紅海,東至馬貴斯群島,北至日本南部,南至紐西蘭。台灣各地礁岸及離島海域均有。
  • 漁業利用:小型魚類,體表能分泌具黑鱸素(grammistin)之粘性毒液,不可食,或可作為觀賞用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