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小花鱸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延長,呈亞圓筒形,標準體長為體高之3.6-4.0倍。頭背部幾乎斜直;眶間區略突出。眼大,約略等於吻長。口大;下頜略突出下頜。前後鼻孔緊鄰。鰓耙數5-8+11-14。體被細小櫛鱗,兩眼間隔具鱗;側線鱗孔數42-45。背鰭連續,有硬棘X枚,軟條9-10;臀鰭硬棘III枚,軟條6;腹鰭腹位,末端不及肛門開口;胸鰭長於腹鰭,圓形,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;尾鰭截形或內凹,上下葉緣略突出。體呈橘紅色,體側具多條不顯之黃色橫帶;體側胸鰭上方具一暗褐色斑。
- 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緣砂泥淤塞的水域。生態習性不甚清楚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日本南部至南中國海,台灣西部及南部有產。
- 漁業利用:小型石斑魚,不是經濟性魚種。一般漁法以底拖網等捕獲,產量少。可食用。
題名 :
- 中文名:小花鱸
- 學名:Chelidoperca hirundinacea
- 台灣俗名:小花鱸
- 大陸名:燕赤鮨
著作者 :
主題 :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延長,呈亞圓筒形,標準體長為體高之3.6-4.0倍。頭背部幾乎斜直;眶間區略突出。眼大,約略等於吻長。口大;下頜略突出下頜。前後鼻孔緊鄰。鰓耙數5-8+11-14。體被細小櫛鱗,兩眼間隔具鱗;側線鱗孔數42-45。背鰭連續,有硬棘X枚,軟條9-10;臀鰭硬棘III枚,軟條6;腹鰭腹位,末端不及肛門開口;胸鰭長於腹鰭,圓形,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;尾鰭截形或內凹,上下葉緣略突出。體呈橘紅色,體側具多條不顯之黃色橫帶;體側胸鰭上方具一暗褐色斑。
- 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緣砂泥淤塞的水域。生態習性不甚清楚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日本南部至南中國海,台灣西部及南部有產。
- 漁業利用:小型石斑魚,不是經濟性魚種。一般漁法以底拖網等捕獲,產量少。可食用。
出版者 :
日期 :
資料類型 :
資料識別 :
- 全球唯一識別碼:urn:lsid:fishdb.sinica.edu.tw:catalogue:320_023
來源 :
- 台灣魚類資料庫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-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語言 :
關聯 :
-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Fishes of Japan(Nakabo, 2002)
管理權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