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沈氏艾棘魚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延長而側扁。頭大。吻鈍。眼大。口大;上頜後緣圓且闊, 超越眼後緣後方,但不及鰓蓋後緣;頜齒犬齒狀; 鋤骨無齒。體被圓鱗,頭部無鱗;側線不完全,僅延伸達第X-XI背鰭棘下方, 接近背鰭基部處。背鰭單一,硬棘部基底較軟條部基底長,鰭條為XI+12;臀鰭鰭條為II+11;背鰭及臀鰭硬棘皆弱,末端左右分枝;胸鰭圓形;腹鰭略延長呈尖形;尾鰭後緣圓形。體呈淡黃褐色,頭部深褐色。各鰭淡黃色;背鰭第V-VIII棘間具一白緣之大黑斑。
- 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沿、近海或內灣石礫底水域,雄性魚有築巢及口孵魚卵的習性。以底棲甲殼類及小魚為食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台灣的東北部海域。
- 漁業利用:罕見魚種。
題名 :
- 中文名:沈氏艾棘魚
- 學名:Stalix sheni
- 台灣俗名:叉棘鱚、狗旗仔
- 大陸名:沈氏叉棘鰧
著作者 :
主題 :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延長而側扁。頭大。吻鈍。眼大。口大;上頜後緣圓且闊, 超越眼後緣後方,但不及鰓蓋後緣;頜齒犬齒狀; 鋤骨無齒。體被圓鱗,頭部無鱗;側線不完全,僅延伸達第X-XI背鰭棘下方, 接近背鰭基部處。背鰭單一,硬棘部基底較軟條部基底長,鰭條為XI+12;臀鰭鰭條為II+11;背鰭及臀鰭硬棘皆弱,末端左右分枝;胸鰭圓形;腹鰭略延長呈尖形;尾鰭後緣圓形。體呈淡黃褐色,頭部深褐色。各鰭淡黃色;背鰭第V-VIII棘間具一白緣之大黑斑。
- 棲所生態:主要棲息於沿、近海或內灣石礫底水域,雄性魚有築巢及口孵魚卵的習性。以底棲甲殼類及小魚為食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台灣的東北部海域。
- 漁業利用:罕見魚種。
出版者 :
日期 :
資料類型 :
資料識別 :
- 全球唯一識別碼:urn:lsid:fishdb.sinica.edu.tw:catalogue:327_007
來源 :
- 台灣魚類資料庫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-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語言 :
關聯 :
-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Fishbase(2003)
管理權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