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深海鼬魚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圓而延長,從腹部以後則逐漸側扁。前鼻孔和上唇距離非常接近。鰓蓋後方有一硬棘。眼睛很小,非常的接近吻端。體被圓鱗;頭部則只有頰部有鱗,無側線。背鰭一枚,背鰭和臀鰭非常的長,一直延伸至尾柄的地方,但並沒有和尾鰭相癒合。背鰭鰭條數 74-75;臀鰭鰭條數 56-58;尾鰭鰭條數 14;縱列鱗數115。體呈淡褐色。
- 棲所生態:胎生魚種,雄魚具外生殖器。主要於棲息在珊瑚礁區的淺水海域中,以礁區的小型浮游動物或是無脊椎動物為食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西太平洋區,包括日本南方及台灣南部及小琉球海域等。
- 漁業利用:成魚的體型很小,又非常罕見,除學術研究外,沒有任何利用價值。
題名 :
- 中文名:深海鼬魚
- 學名:Brotulina fusca
- 台灣俗名:深海鼬魚
- 大陸名:暗色線深鳚
著作者 :
主題 :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圓而延長,從腹部以後則逐漸側扁。前鼻孔和上唇距離非常接近。鰓蓋後方有一硬棘。眼睛很小,非常的接近吻端。體被圓鱗;頭部則只有頰部有鱗,無側線。背鰭一枚,背鰭和臀鰭非常的長,一直延伸至尾柄的地方,但並沒有和尾鰭相癒合。背鰭鰭條數 74-75;臀鰭鰭條數 56-58;尾鰭鰭條數 14;縱列鱗數115。體呈淡褐色。
- 棲所生態:胎生魚種,雄魚具外生殖器。主要於棲息在珊瑚礁區的淺水海域中,以礁區的小型浮游動物或是無脊椎動物為食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西太平洋區,包括日本南方及台灣南部及小琉球海域等。
- 漁業利用:成魚的體型很小,又非常罕見,除學術研究外,沒有任何利用價值。
出版者 :
日期 :
資料類型 :
資料識別 :
- 全球唯一識別碼:urn:lsid:fishdb.sinica.edu.tw:catalogue:200_002
來源 :
- 台灣魚類資料庫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-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語言 :
關聯 :
-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Fishes of the families Ophidiidae and Bythitidae from Taiwan. Bull. Inst. Zool. Acad. Sin. (Taipei) v. 30 (no. 1): 9-18(Chen & Shao, 1991 )
管理權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