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細眼雙鬚深海鼬魚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稍細長,側扁。前端的鼻孔約位於眼睛和上吻的中間;吻及下頜有許多黑棕色的小乳突。無鬚。眼小,吻長大於眼徑。口大,上頜達眼後方;主上頜骨的末端膨大。鰓蓋骨的後方有一尖棘,有時會被皮膚覆蓋。體被圓鱗;頭部則只有頰部有鱗,無側線。背、臀鰭很長,但不與尾鰭相連。背鰭鰭條數 75-79;臀鰭鰭條數 63-64;尾鰭鰭條數 16;縱列鱗數80-90;發育完整之鰓耙數 0-3;脊椎骨數 12+31。本種目前僅發現於西中大西洋,是否為雙鬚鼬(Dinematichthys iluocoeteoides)之誤鑑仍需一步之研究。
- 棲所生態:胎生魚種,雄魚具外生殖器。主要於棲息在珊瑚礁區的淺水海域中,以礁區的小型浮游動物或是無脊椎動物為食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西中大西洋及台灣,地理分佈仍需進一步研究。
- 漁業利用:罕見魚種,魚體小型,除了學術研究之外,食用的經濟價值並不大。
題名 :
- 中文名:細眼雙鬚深海鼬魚
- 學名:Dinematichthys minyoma
- 台灣俗名:深海鼬魚
- 大陸名:細眼雙線鼬鳚
著作者 :
主題 :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稍細長,側扁。前端的鼻孔約位於眼睛和上吻的中間;吻及下頜有許多黑棕色的小乳突。無鬚。眼小,吻長大於眼徑。口大,上頜達眼後方;主上頜骨的末端膨大。鰓蓋骨的後方有一尖棘,有時會被皮膚覆蓋。體被圓鱗;頭部則只有頰部有鱗,無側線。背、臀鰭很長,但不與尾鰭相連。背鰭鰭條數 75-79;臀鰭鰭條數 63-64;尾鰭鰭條數 16;縱列鱗數80-90;發育完整之鰓耙數 0-3;脊椎骨數 12+31。本種目前僅發現於西中大西洋,是否為雙鬚鼬(Dinematichthys iluocoeteoides)之誤鑑仍需一步之研究。
- 棲所生態:胎生魚種,雄魚具外生殖器。主要於棲息在珊瑚礁區的淺水海域中,以礁區的小型浮游動物或是無脊椎動物為食。
- 地理分佈:分佈於西中大西洋及台灣,地理分佈仍需進一步研究。
- 漁業利用:罕見魚種,魚體小型,除了學術研究之外,食用的經濟價值並不大。
出版者 :
日期 :
資料類型 :
資料識別 :
- 全球唯一識別碼:urn:lsid:fishdb.sinica.edu.tw:catalogue:200_004
來源 :
- 台灣魚類資料庫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-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語言 :
關聯 :
-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Fishes of the families Ophidiidae and Bythitidae from Taiwan. Bull. Inst. Zool. Acad. Sin. (Taipei) v. 30 (no. 1): 9-18(Chen & Shao, 1991 );Fishbase(2003)
管理權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