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孔雀花鱂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延長,前部略呈楔狀,後部側扁。雌魚的腹部膨大圓突。頭部中大,吻部短小。眼大,側位;眼間區及吻背頗為平直。口小,斜裂,下位;口裂遠不及眼前緣的下方。體被有大型的圓鱗;縱列鱗26-28;背前鱗11-13。雄魚背鰭鰭條常會延長,雌魚則小而圓,背鰭軟條數7-8;雄魚的臀鰭第3、4、5鰭條特化而成一延長的交接器,交接器僅略長於腹鰭長,雌魚則正常的扇形,起點在背鰭起點略前,鰭條數8-9;胸鰭鰭條數13-14;腹鰭腹位,鰭條數5;雄魚尾鰭外形變異很大,隨品系而有不同;雌魚則大多呈長圓形。體黃褐色,具有金色光澤,但體色的變異很大,常具有鮮麗的橘黃色或藍青色斑紋。成長後雌魚的體色較單調而半透明,如同大肚魚一般。
- 棲所生態:棲地多樣化,主要棲息於淡水流域及湖沼之外,甚至在市鎮的下水溝可發現。孔雀魚繁殖能力強,並能耐受污染的水域,具群集性。雜食性小型魚種,以藻類、水生昆蟲及有機碎屑等為食。
- 地理分佈:原產於南美洲,因做觀賞用魚而引入台灣,現已繁衍分佈於台灣西部河川下游及湖沼與溝渠中。
- 漁業利用:普遍受歡迎的小型觀賞魚類,在人工培育下,已衍生出多樣的品系。
題名 :
- 中文名:孔雀花鱂
- 學名:Poecilia reticulata
- 台灣俗名:孔雀魚、胎鱂
- 大陸名:孔雀花鱂
著作者 :
主題 :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延長,前部略呈楔狀,後部側扁。雌魚的腹部膨大圓突。頭部中大,吻部短小。眼大,側位;眼間區及吻背頗為平直。口小,斜裂,下位;口裂遠不及眼前緣的下方。體被有大型的圓鱗;縱列鱗26-28;背前鱗11-13。雄魚背鰭鰭條常會延長,雌魚則小而圓,背鰭軟條數7-8;雄魚的臀鰭第3、4、5鰭條特化而成一延長的交接器,交接器僅略長於腹鰭長,雌魚則正常的扇形,起點在背鰭起點略前,鰭條數8-9;胸鰭鰭條數13-14;腹鰭腹位,鰭條數5;雄魚尾鰭外形變異很大,隨品系而有不同;雌魚則大多呈長圓形。體黃褐色,具有金色光澤,但體色的變異很大,常具有鮮麗的橘黃色或藍青色斑紋。成長後雌魚的體色較單調而半透明,如同大肚魚一般。
- 棲所生態:棲地多樣化,主要棲息於淡水流域及湖沼之外,甚至在市鎮的下水溝可發現。孔雀魚繁殖能力強,並能耐受污染的水域,具群集性。雜食性小型魚種,以藻類、水生昆蟲及有機碎屑等為食。
- 地理分佈:原產於南美洲,因做觀賞用魚而引入台灣,現已繁衍分佈於台灣西部河川下游及湖沼與溝渠中。
- 漁業利用:普遍受歡迎的小型觀賞魚類,在人工培育下,已衍生出多樣的品系。
出版者 :
日期 :
資料類型 :
資料識別 :
- 全球唯一識別碼:urn:lsid:fishdb.sinica.edu.tw:catalogue:251_003
來源 :
- 台灣魚類資料庫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-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語言 :
關聯 :
-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(陳及方, 1999);Fishes of Japan(Nakabo, 2002)
管理權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