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題名:副站長的白色交接環
描述 :
- 摘要/故事大綱:踏上以美景著稱的東部幹線鐵路,跟著兩位紀錄片導演來到花蓮吉安站,熟悉不過的鐵路員,正用著他的交接環,串連起他和火車之間的故事;而消失在花蓮的白色交接環,似乎也正在訴說著花蓮的移民史…。 1899年,就有日本人私自來到花蓮開墾,他們開發樟腦、糖、甘蔗、米還有森林中的木材;民國前二年時,日本人開始有計畫的移民,從1910~1915年之間,一共有七批日本人來到花蓮,當時盛傳東台灣有三害,第一是交通不便利,第二是生番會出草,第三是有馬拉痢亞(現稱瘧疾);日本人來台後,招募大量的人工在東部開採,他們認為客家人最認真,所以客家人在日本中期,移民到花蓮的比較多,他們移民的原因很多,不外乎是在台灣西部的事業失敗、生活過不去了或是日本人招募來的,當然也有躲避警察的逃犯。或許因為刻苦耐勞的特性,早期鐵路的員工的待遇並不好,一般人是不願意進來鐵路,但客家人卻佔了大多數,還硬撐著微薄的薪水作到退休。鐵路員手中的交接環,最初出現在日據時代,主要是用於交換通行的證明牌子,後來隨著鐵路工業的發達,交接環也逐漸不在使用,到了現在,成為鐵路歷史的見證物。
題名 :
著作者 :
主題 :
描述 :
- 摘要/故事大綱:踏上以美景著稱的東部幹線鐵路,跟著兩位紀錄片導演來到花蓮吉安站,熟悉不過的鐵路員,正用著他的交接環,串連起他和火車之間的故事;而消失在花蓮的白色交接環,似乎也正在訴說著花蓮的移民史…。 1899年,就有日本人私自來到花蓮開墾,他們開發樟腦、糖、甘蔗、米還有森林中的木材;民國前二年時,日本人開始有計畫的移民,從1910~1915年之間,一共有七批日本人來到花蓮,當時盛傳東台灣有三害,第一是交通不便利,第二是生番會出草,第三是有馬拉痢亞(現稱瘧疾);日本人來台後,招募大量的人工在東部開採,他們認為客家人最認真,所以客家人在日本中期,移民到花蓮的比較多,他們移民的原因很多,不外乎是在台灣西部的事業失敗、生活過不去了或是日本人招募來的,當然也有躲避警察的逃犯。或許因為刻苦耐勞的特性,早期鐵路的員工的待遇並不好,一般人是不願意進來鐵路,但客家人卻佔了大多數,還硬撐著微薄的薪水作到退休。鐵路員手中的交接環,最初出現在日據時代,主要是用於交換通行的證明牌子,後來隨著鐵路工業的發達,交接環也逐漸不在使用,到了現在,成為鐵路歷史的見證物。
出版者 :
日期 :
格式 :
- 數位化類別:影音
- 檔案類型:wmv
- 檔案描述:網路預覽
- 檔案名稱:cca100017-df-mvhrb007-0001-b.wmv
資料識別 :
- 詮釋資料識別碼:7.1.1.4-097-100017-mv00007
來源 :
- http://broadcasting.hakka.gov.tw/files/600-1000-1275-1.php
語言 :
管理權 :
- 原件典藏單位:客家委員會
- 數位檔案典藏單位:客家委員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