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紅鰭鮊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延長而側扁,背部明顯隆起,腹緣淺弧形,胸鰭基部至肛門有完全之腹稜。頭小而側扁,背面稍向下凹。口上位,下頜顯著地突出向上翹。鰓耙數25-29。咽頭齒3列,齒式5.4.2-2.4.4。無鬚。背鰭基部短,外緣平截,背鰭硬棘 III,末根硬棘後緣光滑,分枝軟條 7;臀鰭 硬棘III,分枝軟條25-28;尾鰭叉形,下葉稍長於上葉;腹鰭基部有三角形腋鱗。體被小型圓鱗,側線稍下彎,側線鱗數64-67。背部為青灰色,側線以下體側和腹面白色;體側上半部的每個鱗片後緣有黑色小點。各鰭為淡灰色;成魚的胸鰭、腹鰭及臀鰭為淡橘黃色。雄魚在繁殖季節會出現白色追星。
- 棲所生態:初級淡水魚。中大型魚類,適應性強,生活於湖泊、池塘等靜水域或河川之緩流處。游泳能力強,攻擊性亦強,為肉食性魚類,幼魚以水生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,成魚則以小魚為主食,偶而也攝食無脊椎動物。
- 地理分佈:東亞大陸範圍內之淡水域。由西伯利亞至越南皆有,台灣產於西部河川下游、湖泊及池塘。
- 漁業利用:食用魚,本島南部水庫多有養殖。以手釣或圍網等漁法捕獲。清蒸與油炸皆宜。
題名 :
- 中文名:紅鰭鮊
- 學名:Culter erythropterus
- 台灣俗名:曲腰、翹嘴巴、總統魚、白魚
- 大陸名:紅鰭鮊
著作者 :
主題 :
描述 :
- 型態特徵:體延長而側扁,背部明顯隆起,腹緣淺弧形,胸鰭基部至肛門有完全之腹稜。頭小而側扁,背面稍向下凹。口上位,下頜顯著地突出向上翹。鰓耙數25-29。咽頭齒3列,齒式5.4.2-2.4.4。無鬚。背鰭基部短,外緣平截,背鰭硬棘 III,末根硬棘後緣光滑,分枝軟條 7;臀鰭 硬棘III,分枝軟條25-28;尾鰭叉形,下葉稍長於上葉;腹鰭基部有三角形腋鱗。體被小型圓鱗,側線稍下彎,側線鱗數64-67。背部為青灰色,側線以下體側和腹面白色;體側上半部的每個鱗片後緣有黑色小點。各鰭為淡灰色;成魚的胸鰭、腹鰭及臀鰭為淡橘黃色。雄魚在繁殖季節會出現白色追星。
- 棲所生態:初級淡水魚。中大型魚類,適應性強,生活於湖泊、池塘等靜水域或河川之緩流處。游泳能力強,攻擊性亦強,為肉食性魚類,幼魚以水生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,成魚則以小魚為主食,偶而也攝食無脊椎動物。
- 地理分佈:東亞大陸範圍內之淡水域。由西伯利亞至越南皆有,台灣產於西部河川下游、湖泊及池塘。
- 漁業利用:食用魚,本島南部水庫多有養殖。以手釣或圍網等漁法捕獲。清蒸與油炸皆宜。
出版者 :
日期 :
資料類型 :
資料識別 :
- 全球唯一識別碼:urn:lsid:fishdb.sinica.edu.tw:catalogue:096_010
來源 :
- 台灣魚類資料庫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-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(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)
語言 :
關聯 :
-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(陳及方, 1999);福建魚類誌(朱等, 1985)
管理權 :